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7集课程复讲 |
|
尹水文学长 |
|
|
一、孩子懒惰的根源是什么? 俗话说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”,所以教育一定要抓得愈早愈好,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好修正。 在本文中,蔡老师提到,他外甥小的时候,有一次看到母亲在擦桌子,当母亲擦到一半有事先去处理时,他就跑过来拿起抹布,也在那里模仿。后来当小外甥的母亲回来,看到这一幕时,马上就跟他儿子讲,她说:伟伟,你怎么这么小就这么懂得孝顺父母?还懂得帮妈妈擦桌子,真乖!就像这样通过多肯定、鼓励,就会把孩子的潜能激发出来。当他擦完以后,他母亲又跟他说:小伟,擦桌子,假如四个边边角角都还很仔细的把它擦干净,那你这个桌子就擦得很完美。如此,一来可以肯定他的孝心,二来又可以教他做事的方法。所以蔡老师的外甥很爱干净,三、四岁棉被都是自己折,看起来就白白净净的。所以,从小给孩子的态度就很重要。 反之,如果当这一位母亲气冲冲的叫小孩走开,不要在这里捣乱。推了两次、三次之后小孩还会不会过来?不会了。等到他已经都不会帮你做家事了,那时候你再来生气也于事无补。也有很多家长告诉小孩,只要他们把书念好就好,其他的事都别管。这样好不好?当一个小孩只会念书,其它什么事都不做,久而久之,他信不信任自己做事的能力?不信任,愈不信任就愈不敢承担,越不承担,就不会有责任心。 所以让孩子多去活动,不仅对他的筋骨有很大的帮助,而且在活动当中,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辛劳,正所谓“习劳知感恩”,因此不能让孩子不劳动,绝对不能让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。 二、孩子生活为什么没有规律? 蔡老师曾经就“小孩子有没有吃早餐”做过一个调查,结果发现大多没吃。接着一问才知道,孩子的妈妈还在睡觉,孩子的早餐就是几个铜板。那么铜板有没有变成早餐呢,结果才知道大多变成电动玩具、色素一大堆的零食。久而久之,孩子的体质绝对直线下降。 所以为人父母,要让孩子生活规律,自己要当榜样,要让孩子的三餐正常,我们也要多付出一点。而你这些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,不管是他的身体还是榜样,对他都很重要。 三、父母亲生育、养育之辛劳。 生育,母亲怀胎时为了小孩的营养,纵使自己没胃口,吃了容易呕吐,仍会坚持吃一些;当怀胎十月时,体重很重,行走也不方便;当生产时,母亲可以承受比癌症还要辛苦的痛,当生产下来时,第一个想到的是孩子健康不健康。 养育,多少的夜里都是母亲辛劳让孩子入眠,陪着他熬夜;多少次的生病,都是父母在半夜当中带着孩子去看医生;多少天担心着孩子的下一餐怎么办。这些生活的压力,教育的重责,时时都担在父母的身上。 所以,父母的恩德我们这一生是不可能报得了,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的孝道。 感恩各位学长,我的复讲结束了,谢谢大家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